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是危害到糖友们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最严重的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防大于治”,识别糖尿病足早期临床表现并积极处理可使一半以上糖尿病足患者避免截肢。
病例:年前,我院糖尿病防治专科来了一位76岁患者,血糖升高10余年,因右足溃烂18天入院。入院时右侧大拇指可见直径约2cm*4cm创面,有少量渗液,周围皮肤红肿,皮温高,右足第二拇指直径约1cm创面,已结痂,按压痂壳有少量渗液,第三拇趾顶端见直径约1.5cm创面,部分结痂,有少量脓血分泌物,周围皮肤红肿,左足各趾缝均可见皮肤潮湿,少量渗液;双足趾甲真菌样改变。
以下图片会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入院时
患者患有糖尿病,入院后行右足MRI提示右足诸骨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右足周围软组织水肿。创面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敏感。根据查体及检查结果,考虑;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伴感染,双足真菌感染。
刘明主任及主管医生白秋芳说:“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的糖尿病足由于溃烂长期不能愈合,往往需要截肢,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因此,糖尿病足需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截肢风险。”
入院后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控制血糖血压、换药对症治疗。
以下图片会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经过治疗,患者右足大拇趾无脓性分泌物,创面已结痂,周围皮肤无红肿。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虽然糖尿病足有较高致残率,但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同样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长期血糖控制差、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不注意足部卫生保健、鞋袜不合适、足部有畸形或溃疡病史、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患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
糖尿病足通常先有以下症状,如:常无汗、下肢色素沉着、下肢(特别是足部)感觉异常、下蹲起立困难、足发凉、足部皮肤发亮变薄、皮下组织萎缩、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等。
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每天用温水洗脚
糖尿病人要注意足部卫生,坚持每天用不超过37℃的温水洗脚(不建议长时间泡脚),洗后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彻底擦干。
注意:糖尿病人洗脚前需先检查脚部是否有破溃处,若有破溃处或炎症,应及时处理,暂时不要泡脚;
►定期修剪脚趾甲
最好在洗脚后修剪,每周一次,长度不宜过短,与趾间齐平即可。
注意:若趾甲陷入肉里,不要擅自处理,以免引起感染。应前往医院交由医生诊治。
►选择适合的鞋
最好选择脚尖宽大、不挤压脚趾、透气性好、能够系带的平跟厚底鞋。鞋帮以软牛皮为佳,舒适透气;鞋跟以3cm左右为宜。
注意:尽量不要穿着高跟鞋、尖头鞋以及露脚趾的拖鞋、凉鞋。
►选择合适的袜
最好选择吸水性好、透气性佳的棉袜或纯羊毛袜。袜子不宜过紧或过松,颜色以浅色为佳,便于观察足部有无出血。建议每日换洗袜子。
►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可以扩张肌肉血管,加强心脏活动,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适量运动对促进下肢供血、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