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身边患有高血压的人也越来越多,高血压不可怕,但如果遇上了脑出血却是非常容易“出人命”的!
病情介绍
患者男,77岁,入院前1小时家属发现患者摔倒在浴室,意识不清,呼之能应,右侧肢体不能活动。家属随即呼叫120,由120急送入我院。据了解,患者患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病史多年。查体发现:患者浅昏迷,痛刺激能睁眼,有发音无对答,无遵嘱,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血压188/78mmHg,余生命体征平稳,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痛刺激肢体回缩,GCS8分(E2V2M4)。
术前CT
术前CTA
根据检查结果诊断:
1.脑出血(基底节区,左侧);
2.颅内血肿(基底节区,左侧);
3.高血压 3级 很高危;
4.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高血压性脑出血,有手术指征明确!
可采取的手术方式
开颅血肿清除术;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软通道、硬通道)。
神经外科刘长青主任、蔡璞副主任表示:患者已经77岁高龄,既往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病史,基础情况差,且患者家属拒绝开颅手术及小骨瓣内镜血肿清除术。综合考虑后,予以微创手术入路(经颞、经前额、经冠状缝前额中回)血肿清除术。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病历总结
手术优势:
1、微创手术,头皮切口小、颅内损伤小;
2、无痛手术,全麻状态下手术;
3、不受年龄限制,低龄及高龄患者均适用;
4、颅内血管可视,术前规划时直观检查穿刺路径、规避血管、精准定位,无手术死角;
5、手术时间短,感染几率极低。
总结:机器人引导血肿穿刺比常规软通道、硬通道更为精准、安全,是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补充,对于高龄、血肿量较小、位置深的患者,是不错的选择。